客服中心
广东设计师交流网
电话:020-84126037
传真:020-84126037
网址:www.gdsjs.com
邮箱:137687785@qq.com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沿江中路299号银海大厦24楼
12月4日下午,由协会、设计师分会联合协会理事单位“创域互动MT.Lab”在广东现代广告创意中心,举办了一场以《过界-对话空间科技赋能》为题的「出嚟倾」活动,旨在探索艺术与科技在商业空间的应用,重新思考如何以人为主体,人与空间的关系为着力点,去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这场活动吸引了来自室内设计界、公共艺术界、建筑界、实验艺术界等等众多跨界专业来宾聚首一堂,现场高朋满座、嘉宾云集,一同就各自领域的案例和思考展开了精彩的分享和探讨。
活动伊始,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欢 及 场地支持方MACC项目总经理齐总分别为本场「出嚟倾」致词开幕。
梁欢向我们介绍了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GAAD)及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GDA)的由来,此次是【出嚟倾】的第五场,希望从各种“上山入海”的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开放思维,启发未来的设计。同时非常期待与MT.Lab、D'ONE DESGN的合作,科技艺术的赋能在现在的背景下是至关重要的。
齐总阐述了广告创意中心优越的资源整合地位,作为碧桂园集团的商业体,欢迎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的各位朋友与MACC的艺术及设计企业开展广泛的交流与探讨,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将推动设计企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 分享环节
作为实验艺术界领域的邓碧文教授 为我们介绍了全球科技与艺术研究的权威机构,以及这类跨媒体教育的设置。关于科技与艺术的关系,邓老师指出,科技艺术由三词构成,包括科学/技术/艺术,技术是作为科学与艺术的链接,实际上,我们在做科学与艺术的思考时,其最终极的目的是哲学思考:”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所以,用来联结科学与艺术中的技术一定是当下最前沿的、最新、应用最广的新型技术。
在从事5-15岁儿童科技艺术的教育工作过程中,他表示仅从本科再进行科技艺术的学习实在太迟了,”我希望做一个联结,不断运用这些科技技术让孩子与生活发生联结、联结,相信他长大后对世界的把控会更加成熟些,从而产生新的创造力”。邓老师认为,实验艺术不仅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更强调对人生的感悟和认知的智慧。
邓碧文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艺术系研究方向为科技艺术与实验艺术
-学术及项目案例分享-
《被限制的极限》
《机器纪元的巴别塔》
作为建筑领域的分享嘉宾阮文韬建筑师 则一直致力于社会性项目的研究,这几年更多参与教育类的建筑空间设计,这次给大家介绍了近期几所学校建筑设计案例及思考。他认为Groundwork与其他传统建筑设计公司的区别就把品牌定位、VI/SI等这一套关于品牌的内容贯穿到设计中,与建筑空间一体化,这要求我们须读懂这所学校的价值观、教学理念,它所处的教学流派,它所呈现给家长们的特色与这个空间是一致的。而这一整套完整的思考体系,加上学术理念的背书,能让甲方觉得我们值得信任。让学校可以朝着百年老校的方向或者具有可复制性,从而让学生与家长给学校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他在分享的最后,总结道,“作为建筑设计师,他认为艺术和建筑的重叠可以让彼此变得更加美好,由此,他倡导「建筑玩具化」,让艺术/空间/玩具的界线模糊化,让小孩了解空间艺术,让成年人变回小孩,重拾童真。让人们在一起真正快乐地生活,懂得相互学习的乐趣,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从中窥探出建筑空间最不可思议的艺术魅力。
作为建筑领域的分享嘉宾阮文韬建筑师 则一直致力于社会性项目的研究,这几年更多参与教育类的建筑空间设计,这次给大家介绍了近期几所学校建筑设计案例及思考。他认为Groundwork与其他传统建筑设计公司的区别就把品牌定位、VI/SI等这一套关于品牌的内容贯穿到设计中,与建筑空间一体化,这要求我们须读懂这所学校的价值观、教学理念,它所处的教学流派,它所呈现给家长们的特色与这个空间是一致的。而这一整套完整的思考体系,加上学术理念的背书,能让甲方觉得我们值得信任。让学校可以朝着百年老校的方向或者具有可复制性,从而让学生与家长给学校带来的利益最大化。
他在分享的最后,总结道,“作为建筑设计师,他认为艺术和建筑的重叠可以让彼此变得更加美好,由此,他倡导「建筑玩具化」,让艺术/空间/玩具的界线模糊化,让小孩了解空间艺术,让成年人变回小孩,重拾童真。让人们在一起真正快乐地生活,懂得相互学习的乐趣,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多么丰富多彩,从中窥探出建筑空间最不可思议的艺术魅力。
阮文韬 Manfred Yuen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办人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注册建筑师
-项目及案例分享-
K11 仙境游乐园:探索未来游乐空间
壁花音乐厅:联合小学九龙塘扩建
分享环节的尾声,协会理事辛珏老师作为学术主持对本次主题作出总结性分享,他从艺术与科技相融的角度,分享了很多新的视野。在新的艺术与科技生态下,建筑或商业空间如何通过不断拓源,寻求更加长远的发展方向,让艺术与商业空间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联动和增效,并带上最新完成的数字时尚与商业空间的融合案例和来宾分享。
辛珏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理事
■ 问答交流环节
Q、在内地做项目,如何平衡甲方客户与设计师在审美上的冲突?
A、阮文韬:建设设计归根结底还是服务性行业,我并不认为在内地要比其它地区国家难度更大,我们的工作就是让空间使用变得更便利,需要与甲方一同探寻更优的解决方案。我合作过的很多建筑大师,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他们有着更可贵的服务精神,例如他们对项目理解的深度、对建筑技术的把控、以及在图纸上反映出来的专业性,无不体现了他们对客户的态度。所以,反思我们自身,更要不断学习,包括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还有人类对美好新事物的理解;不断学习更多未知的领域,例如邓老师今天分享的机械装置艺术,我就很着迷,未来肯定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建筑空间的真正客户不是甲方,而是这个空间的使用者、来访者,带着这种思考,其实我们和甲方有着同一立场,就是共同去寻求为这个空间使用者服务的解决方案。
Q、传统绘画如何利用科技,从二维的表现方式,发展成多维度呈现;同时,让悬挂墙壁这种单一的方式变得更具有互动性,迎合现在社会的发展和潮流
A、邓碧文:当传统绘画,乃至与传统设计行业面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变化,会有着自身身份危机,被称之为“媒介危机”,个人认为大可不必过于担忧。传统国画、传统油画等绘画形式,他们存在了几千年,已经成为人类心灵滋养的方式之一,作用是让心灵平和,让生活更加美好。它服务的是内心,而科技艺术服务的是社会创造力和生产力,这仅仅是人类不同生活阶段、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而已。当我们年迈时,我肯定去玩水墨、写书法,因为人生在那个阶段更加追求细腻的感受。所以无需为传统绘画本身的媒介产生焦虑,它不一定要走向数字艺术,传统绘画不一定要走向AI人工智能。
Q、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从业者,甲方对我们有美学、艺术、空间、技术、成本等跨界能力的要求,我们该如何做?
A、辛 珏:所有这些的融合,得益于社会的发展、科技技术发展成熟,以及技术的使用成本日渐便宜,如果这些设计、艺术成本非常高,那谈不上后续的应用,特别是在商业空间的使用。没有这个基础,我们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根本无法落地实现。再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自身需求也推动着技术和设计的革新。
邓碧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我们在跟一些媒体科技公司沟通的成本变得越来越低;当要创作作品时,如果需要价格高昂的硬件设备,我们倾向于与具有人文情怀的科技公司合作,自己研究基础的理念和技术体系支撑,我这有各个院校很多跨学科的合作案例,未来可以寻求契机进行商业落地。
阮文韬:我们在本科受教育中,多数讲授的是大师的案例,而且大部分都是教堂、博物馆等公关建筑案例,它们基本上是政府花钱建的项目,却甚少讲授一些“为甲方挣钱”的商业空间项目,往往把建筑和设计的地位摆的高高在上,认为凡是涉及钱的项目就不是什么好的项目,但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博物馆这类大建筑的毕竟是凤毛菱角,大部分学生更多需要面对的是商业空间、餐厅等,所以,我们在教育时应该提供更多更贴近生活的项目案例与实践,让他们日后的工作有据可依。
-MT.Lab 工程师Bliiy分享机器狗在建筑空间项目的应用方案-
活动尾声,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会长胡小梅为本次活动作出总结发言:
“科技、艺术、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大力推进的产业链方向, 协会致力于与时俱进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希望能从行业和市场的角度帮助会员企业与设计师,将艺术作品更好地落地,服务于社会更多的人,让协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持续双赢。”
在这时代巨轮,不断求变才是生存之道,走出安全线,過界觅寻自己的下一个迸发点吧!期待下场“出嚟倾”,让我们一同探索设计的明天。
编辑于2021年12月7日
- 2019/11/20[佛山]“2019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周”来广东啦!
- 2017/12/14[成都]广东各地相关协会参加2017全国室内装饰行业工作座谈会
- 2019/11/05[广州]第四届“戛迪奖”|作品征集倒计时开始了
- 2021/08/30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组织设计师评委团出席星光联盟 2021软装陈设设计大赛评选工作
- 2017/12/14[佛山]佛山陈设艺术设计沙龙成功举行
- 2016/03/25[广州]“‘态度’第二回展览”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上 “表态”记
- 2022/03/24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 | 出嚟倾X MT.Lab 过界--对话空间 科技赋能 活动回顾
- 2022/01/12广东省陈设艺术协会设计师分会 :「出嚟倾」之“焕然”-设计新物种 活动回顾